手 上的戒指拿不下來、原本的鞋子穿不下…準媽咪這時才驚覺到自己「水腫」的事實。懷孕期間發生水腫的現象,大部分是生理性水腫,產後就會自然恢復。不過,水 腫若還伴隨有其他不適症狀,例如解出蛋白尿、血壓過高,有這些異常就要提高警覺,因為有可能是妊娠高血壓(又稱妊娠毒血症、子癲前症)的徵兆。
哪個階段最容易發生水腫?
進入孕期28周以後。
每 天要特別注意一下自己的腳和腿,看看有沒有水腫的發生,在這個階段醫師也要陸續為準媽媽檢查是否有水腫現象。因為準媽媽的子宮,此時已大到一定程度,有可 能會壓迫到靜脈回流,所以,靜脈回流不好的孕婦,此階段較易出現下肢水腫現象。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,孕婦的水腫現象會日益明顯。
**一天當中下午會明顯些,夜間休息會使水腫減輕。**
懷孕水腫的原因有哪些?
懷 孕所造成人體荷爾蒙的改變,是孕婦下肢水腫的主因,懷孕荷爾蒙會造成孕婦血管通透性的改變,血漿蛋白濃度下降、水分及鈉離子的代謝受影響,較多的水分滲透 到週邊組織間隙,再加上懷孕中期以後逐漸變大的子宮所帶來的壓迫,使得下肢血液循環功能變差,就容易造成局部水腫現象。
1、血管通透性的改變
妊娠期下肢毛細血管壓力升高,濾過率增加,加上靜脈壓力升高,影響組織液回流,尤其站立或走路時間過長,可使水腫加重。
2、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
尤其是妊娠高血壓綜合症時,全身小動脈痙攣使毛細血管缺氧,血漿蛋白及液體進入組織間隙導致水腫。
3、內分泌影響
使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增加,使體內水鈉滯留,也引起水腫。
4、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
也就是血漿白蛋白下降,在蛋白質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時尤其勞動負荷量過大時,都容易出現水腫。
無論什麼原因引起的妊娠水腫,藥物治療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,必須改善營養,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,以提高血漿中白蛋白含量,改變膠體滲透壓,才能將組織裡的水分帶回到血液中。
孕期哪些部位易水腫?
由於不同原因,孕婦在懷孕時在脖子、腳、腿、腹、外陰等部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。但最容易發生水腫的是孕婦的下半身。有時內臟也會水腫。可將大拇指壓在小腿脛骨處,當壓下後,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,而不會很快地恢復,即表示有水腫現象。
生理性水腫v.s.病理性水腫
妊娠期間的水腫,又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,生理性水腫通常透過休息與調整飲食內容便可獲得改善;病理性水腫是因疾病而引起,須請醫師診斷後找出病因加以治療或控制,才能抑制水腫症狀持續惡化。
孕期水腫愛注意!病理性水腫不容忽視
儘管妊娠水腫是常見現象,但對於一些異常現象仍不可輕忽大意,有些孕媽咪的體重增加過快、過多,水腫由腳踝處向全身發展,甚至出現腹水及胸水,經適當休息仍無法消除腫脹,按壓皮膚所產生的凹痕也無法恢復,便是異常的病理性水腫。
1、血壓飆高要當心
當孕媽咪發現自己水腫了,醫師建議孕媽咪應密切測量血壓。懷孕前沒有高血壓的孕媽咪,懷孕20週以後,若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是舒張壓高於90mmHg,就要懷疑有妊娠高血壓的前兆。